揭秘:喊口号就能让战士往上冲?战时动员有多复杂!
时间: 2024-03-19 00:27:29 | 作者: 开云官方在线登录
在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证明了一条真理: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的条件。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人的自觉能动性对于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作用。而要激发人的自觉能动性,就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就是战时动员 。
战时动员是指为使国家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并对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指挥,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一律服从战争状态的命令。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作出实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的决定后,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的。 它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目标相结合的体现,是军事斗争与思想斗争相统一的手段。
在古代的战争中,各国的战时动员以宣战文告或战争檄文的形式发布。这些文告或檄文通常包含了对敌人的指责、对本国人民的号召、对盟友的请求等内容,旨在激发民族感情,鼓舞士气,争取支持。例如,秦始皇灭六国时,就曾发出过《灭赵檄文》、《灭齐檄文》等。
此外,还有为武装力量动员发布的征集令和为物资动员发布的征用令,以及为维持社会秩序发布的管制令等。这些令旨在保证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稳定。例如,汉武帝时期,就曾发布过《征兵令》、《征粮令》等。
18世纪末法国的全国总动员,是从1793年颁布和实施《全国总动员法令》开始的。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质的法令,它规定了全国所有男性公民都应参加国防,所有女性公民都应从事后勤工作,所有儿童都应接受军事教育.
所有老人都应提供精神支持,所有物资都应用于战争等内容。这一法令使法国在面对欧洲各国联合进攻时,能够组织起一支庞大而坚强的革命军队,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布战时动员成了战争的序幕和宣战行动,各参战国均在战争开始的那一刻,以公开方式发布战时动员 ,并在战时动员 发布后缓慢地进行动员,然后再进行交战。
塞尔维亚于1914年7月25日下午针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率先发布战争动员令。当晚,奥匈帝国发布局部动员令,7月31日又发布总动员令。此后,俄、法、德等国也宣布实施总动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意、日等国开始以秘密的方式下达战时动员,并将发布战时动员 与宣战行动区别开来,在尚未宣战前的一段时间里,以秘密的方式完成大规模进攻战役所需的动员,在对方尚未进行动员或来不及完成动员的情况下,发动闪电式的突然袭
击。这种战术使得轴心国在一开始就取得了战略优势,但也引起了美国等中立国的反感和介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着同盟国的反攻,轴心国的劣势逐渐暴露,战时动员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同盟国为了加强对轴心国的压力,发布了一系列的政治宣言和决议,如《大西洋》、《开罗宣言》等.
表明了同盟国的战争目标和原则,同时也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此外轴国为了挽救颓势,发布了一些激进和极端的政策《全动员法》、组建神风特工队调动全民的抵抗意志和牺牲精神,但也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
战时动员的详细的细节内容,根据不同国家和不同战争的特点而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进行作战动员和宣传鼓动。这是战时动员的基本内容和第一个任务,目的是使全体军民明确战争的性质、目标、意义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正义事业的信念和忠诚,激发对敌人的仇恨和反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战争。例如,《全国总动员法令》中就精确指出:“法兰西共和国宣布处于危急状态,并号召所有公民为保卫祖国而奋斗。”
- 调整和健全组织。这是战时动员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目的是使各级政府、军队、党派、团体等组织能适应战争状态的需要,实现高效率、高效能、高效果的运行。这包括对组织架构、职能分工、权力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做调整和优化,以及对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工作方法等方面做完善和强化。
例如,《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对其军事指挥系统来进行了重大改革,恢复了苏联最高统帅部,并将斯大林任命为最高统帅。
- 发扬军事民主。这是战时动员的特色内容和有效手段,目的是使军队成为真正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武装力量,增强军民之间的联系和信任,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这包括对军队的政治工作、思想教育、民主管理、群众路线等方面做改进和创新,以及对军队的政治权利、物质待遇、文化生活等方面做保障和改善。
- 保证协同作战。这是战时动员的关键内容和难点问题,目的是使各个战场、各个方向、各个部门、各个国家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协调和配合,实现战略上的统一和战术上的灵活。这包括对协同作战的原则、机制、程序等方面做制定和执行,以及对协同作战的困难、矛盾、分歧等方面做解决和化解。例如,同盟国在欧洲战场上,实行了“最高统帅”、“最高司令部”、“最高指挥官”等一系列协同作战的指挥体制。
- 加强后勤政治工作。这是战时动员的辅助内容和保障措施,目的是使后勤部门能够为前线部队提供充足和及时的物资、装备、医疗等支持,同时也为后勤人员提供必要和适当的政治教育和思想引导。这包括对后勤工作的计划、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加强和改善,以及对后勤人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精神需求等方面做关注和满足。
- 进行防奸保密工作。这是战时动员的必要内容和重要任务,目的是使全体军民能预防敌人的渗透和破坏,保护自身的情报和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这包括对防奸保密工作的法律、制度、措施等方面做建立和完善,以及对防奸保密工作的教育、检查、督促等方面做开展和落实。
例如,苏联为避免德国的间谍和破坏活动,采取了非常严厉和残酷的手段,对任何有嫌疑的人进行逮捕、审讯、处决或流放。这些手段虽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护了苏联的战争利益,但也造成了大量无辜者的牺牲和苏联社会的恐惧气氛。
战时动员的效果和影响,根据不同国家和不同战争的情况而不一样,但一般来说,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 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战时动员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一方面,战时动员可提升军民的士气和斗志,增强战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战争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为战争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通过发扬“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激发了美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反抗意识和对胜利的信心,从而在短时间内扭转了战局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此外时动员令也可能会引起军民的疲惫和厌战,降低战争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削弱战争的支持度和持续度,从而为战争的失败埋下隐患。
例如,德国在东线战场上,通过宣扬“纳粹、种族、征服”的思想,引发了苏联人民对德国侵略的强烈抵抗和仇恨,从而使德国陷入了消耗战并最终失败。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战时动员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的因素,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一方面,战时动员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创新,增强社会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提高社会经济的水平和质量,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英国在欧洲战场上,通过实行“全民参与、全民贡献”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计划化、集中化、规范化、合理化等改革措施,从而使英国在战后成为了欧洲最先进的工业国之一。
此外战时动员也会造成社会经济的紊乱和破坏,削弱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社会经济的福利和公平,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危机埋下隐患。
例如,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通过实行“全民皆兵、全民皆敌”的方针,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过度军事化、封闭化、极端化、腐败化等问题。
战时动员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战争的进程、结果、影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战时动员中,我们大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和借鉴:
- 战时动员应该符合战争的性质、目标、意义和必要性,以及军民的利益、愿望、情感和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战时动员 具有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吸引力,从而获得军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 战时动员应该根据战争的形势、阶段、任务和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和适时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战时动员 具有针对性、及时性、适应性和创新性,从而适应战争的变化和需求。
总之,战时动员是战争中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它对战争的进程、结果、影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战时动员 中,我们能够获得一些启示和借鉴,如战时动员应该符合战争的性质、目标、意义和必要性,以及军民的利益、愿望、情感和理性;战时动员应该根据战争的形势、阶段、任务和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和适时改变;
战时动员 应该兼顾战争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军事目标和政治目标;战时动员 应该尊重军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权利,以及各国的主权平等和合作共赢。这些启示和借鉴对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战时动员应该兼顾战争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及军事目标和政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战时动员具有全面性、均衡性、协调性和前瞻性,以此来实现战争的胜利和发展。